產品導航
新聞中心
聯系我們
聯系方式
- 郵編:315176
- Q Q :1835081665
- 電話:0574-88298085
- 傳真:0574-56701596
- 網址:www.wuyunjian.com
- 手機:18058561568 李先生
- 地址:浙江省寧波鄞州區高橋鎮蒲家村
經濟師范劍平:再不改革 制造業將轉移美國
發布于:2013-06-21 點擊: 來源:www.wuyunjian.com
“改革是砍斷繩子而非松綁” “留給我們的改革時間窗口不會永遠打開,再不進行改革怕是來不及了。”6月15日,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范劍平[微博]在“中國宏觀經濟論壇(2013年中期)”上表示。
在他看來,中國制造業正在喪失優勢,美國受新能源特別是頁巖氣影響,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。隨著美國對石油、煤炭需求大幅減少并開始出口,這又對中國煤炭和鐵路貨運產生負面影響,并將直接對中國制造業產生沖擊。
他對《華夏時報》記者表示,很不理解為何不降息降準,降低制造業成本和刺激出口。他強調,轉型沒有制造業支撐很難成功,在他看來改革要動真格的,不要再談松綁,必須砍掉捆綁民企的繩子,改革留給中國的時間最多只有10年。
美國的成績
范劍平介紹說:“金融危機以來的五年,國際上已經發生了巨大的結構調整。我舉一個能源的例子,金融危機之前一講世界上能源成本最低的地方是哪兒,大家肯定都會說是中東,但是五年后世界能源成本最低的地方已經在北美,天然氣、頁巖氣,美國的價格是中國的四分之一,汽油、柴油是中國的二分之一,美國這幾年能源對外依存度不斷下降,因為他們推出了能源自給戰略、能源獨立戰略,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用清潔能源替代了煤炭,過去美國要從加拿大進口煤炭,現在不僅不進口,連自己的煤炭都開始出口,從去年下半年以來這個蝴蝶效應把中國沖得夠嗆 。”
在范劍平看來,美國的生產成本將會吸引來自各國的制造企業。
較早前來自波士頓咨詢集團的一份分析報告印證了范劍平的說法,該報告稱,天然氣價格下跌導致美國制造業生產率提高,可能會刺激美國機車以及機械設備的出口,并在2020年前創造500萬個制造業崗位。
波士頓咨詢集團認為,在2015年前,這些優勢將使美國制造業平均成本較德國與法國低15%,較英國低8%,較日本低21%,但中國制造業成本還是要比美國低7%左右。
第二個證據來自美國《巴倫周刊》年初的報道,經歷長達數十年的外包之后,美國正在悄悄地進行一場制造業的復興,比如蘋果、通用、惠而浦等美國本土生產的產品越來越多。此外,不僅僅是美企加大在美的制造業投資,其他國家也在關注美國制造的機會,比如韓國三星[微博]計劃在得克薩斯州投資40億美元建造一座半導體工廠。
第三個印證范劍平觀點的論據是,上海美國商會最新發布的《2012到2013年中國商業報告》。報告顯示,美國企業在中國的盈利水平、營業額和營運利潤率等主營業績指標出現連續兩年的下滑,所以有15%的美國企業現在準備離開中國。有離開中國的沖動的并非只有美國企業,也并非今年才開始出現。2011年底,跨國企業就出現了從中國戰略性撤退的趨勢,國家外匯管理局則在最新的報告中罕見地警告,目前存在資本流出風險。
中國的問題
范劍平說:“去年下半年我們國內鐵路貨運的下降雖然有國內經濟不景氣的因素,但是很大程度上是進口煤的沖擊,因為對于我們一部分沿海省份來說,美國煤炭突然出口以后,打破了國際煤炭市場的平衡,煤價大降,所以現在從印尼、越南、澳大利亞進口煤比用國產煤更便宜,所以對山西、內蒙古煤的需求下降了。過去火車運煤成本低且運不過來,還需要公路運輸,但現在鐵路都找不到煤運了,公路運煤的量更是大幅下降,從而帶來汽柴油消費量的下降,今年全社會消費零售總額下來了,都猜這是中央八項規定不許吃喝,說是餐飲業拉下來了,比較一下,第一位不是餐飲,而是汽柴油下降了0.9個百分點。”
在他看來,美國的變化很快就對中國重工(4.52,0.00,0.00%)業投資產生了影響,“中國從去年開始制造業投資增幅明顯下降,今年制造業投資的增幅從去年增長到25%降到現在的18.1%,其中外資和民營企業降幅最大,因為他們對制造業投資回報率更敏感。我國制造業投資下降意味著舊的國際競爭力明顯減弱,但是新的國際競爭力在哪?”
范劍平對民企遭到不公甚至缺乏投資動力進行了分析:“制造業過去是有很強的國際競爭力,盈利水平高,所以很多民營企業愿意投資。但現在企業盈利水平下降了,可是貪官還獅子大開口,制度性的腐敗成本一點都沒降,那民營企業還會投資嗎?”
改革的窗口
范劍平對停下來搞調整提出了嚴重的質疑。“全球的結構發生變化了,如果我們制度不改,我們的制造業還會繼續大幅度下滑。好多人講我們就發展服務業吧,大家不要忘了,服務業也好、制造業也好,都不是政府主觀可以去說我想要哪個上就讓哪個上的,服務業和制造業是相輔相成的,如果沒有制造業的基礎,服務業也沒法發展。
在他看來,真正拉動內需,需要的是砍斷繩子而不是松綁。“現在很大的一個問題是在人均6100美元時,一個國家居然為內需不足發愁,中國的現代制造業、高端制造業并不過剩,服務業更是不過剩,我們為老百姓民生服務、為消費服務的基礎設施還差得很遠,這個投資也不過剩。城鎮化熱點地區的房地產其實也不過剩。在一個擁有這么多潛在需求的國家卻還一天到晚為內需發愁,內需就是被我們的體制給捆住了!那么怎么改革?過去中國老有一句話叫‘松綁’,恐怕這一次你用松綁是糊弄不了民營企業了,因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松了好幾次,后來大家發現那個繩子還拽在你的手里,今天你可以給我松一點,明天你又可以抽緊,所以這一次的改革恐怕得把這個繩子徹底剪斷才行,說再松松綁人家又愿意投資了,現在的民營企業沒那么傻。”
因為種種原因,造成民企老板紛紛移民。范劍平介紹:“中國已經到了什么程度?盡管你有這么多的金融管制,但是實際上已經出現中國的財富在全球配置。在中國買房只有70年產權,價格還那么高,那誰愿意在這買一個價高又不值的東西?所以連人帶資金往外跑。現在民營企業的資金向國外流動,就是市場自己本身的作用,如果沒有改革的緊迫性,民間就會自己去找成長空間,而這個空間很可能不在國內,因為大家已經慢慢地學會在全球配置資源了,歷史留給中國的時間不會太多。”
此外,人口老齡化也不再等待中國。范劍平稱,2023年以后中國的人口老齡化會明顯加速,“今年到2023年也就10年時間,如果這10年能夠在改革方面認清一條路,該歸市場的歸市場,該歸政府的歸政府。如果這個根本不改革,只在細節上設計來設計去,把審批的權力從中央下放到省里面管什么用,今天拿上來明天又放下去,建國六十年以來就這么折騰,不管用。如果中國現在還幻想依靠寬松政策、依靠投資三位一體包打天下,是混不了的了。所以在某個時候我甚至講中國的改革是逼出來的,也許物極必反,反而逼出一個更好的改革來。”
上一篇:上一篇:起重機械等行業產品需大量優質鋼材作為原料支撐
下一篇:下一篇:踐行兩個轉變擴大海外市場 中國工程機械奏響國際樂
相關新聞
- 2012-11-01[企業動態] 未來幾年國內各行業對高周波設備需求
- 2012-05-15[行業新聞] 【行業分析】中國高周波塑膠熔接機市
- 2012-06-09[行業新聞] 高頻機不同的加熱時間
- 2013-06-30[行業新聞] 捷順高頻機的名牌發展之路
- 2012-06-22[行業新聞] 高周波高頻機電子管型號大全
- 2013-05-23[行業新聞] 沈陽召開推進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現場
- 2012-05-14[行業新聞] 制作救生衣設備高周波的行業應用
- 2012-08-15[行業新聞] 關于高周波諧振腔,高頻振蕩桶的介紹
- 2012-11-15[企業動態] 我國工程機械高頻機市場行業前景看好
- 2012-05-12[行業新聞] 高頻機常見故障原因及解決方法
- 2012-05-22[行業新聞] 高頻機行業應當注重品牌制勝
- 2012-04-27[行業新聞] PP塑膠熔接材料與吸塑包裝制品的優勢
- 2013-05-18[行業新聞] 陳水吉:創新驅動正興武夷輪胎實現快
- 2013-06-21[行業新聞] 起重機械等行業產品需大量優質鋼材作
- 2012-05-12[行業新聞] 高周波塑膠熔接機有輻射嗎
- 2012-04-23[行業新聞] 高頻機自激振蕩器的相角補償
- 2012-05-03[行業新聞] 高周波塑膠熔接機專家來訪捷順
- 2012-05-10[行業新聞] 高周波電子管燈絲不亮是什么問題
- 2012-08-25[行業新聞] 高頻機中頻淬火設備有哪些典型結構
- 2012-04-26[行業新聞] 高周波同步熔斷機 高周波塑膠同步熔